新葡萄新京8883(Macau)股份有限公司-Official website

改革为了谁?暖心事里见新生

2025-08-21 10:15
阅读次数:73次

清晨六点半,曲靖的天刚蒙蒙亮,曲煤焦化公司的通勤车司机詹师傅已把8号线大巴车停靠在候车点。车窗外,几个年轻职工正低头学习专业知识,这是近来通勤车上常见的景象。“以前哪见过这阵仗?现在连门卫老余都在琢磨下轮职工竞聘该咋准备”。

这场始于今年7月以来的改革,正让曲煤焦化焕发新活力。从打破“论资排辈”的竞聘上岗,到通勤车、食堂里的民生细节,改革不再是墙上的标语,而成了职工工资单上的变化、晋升路上的公平机会,以及每天上下班的踏实与温暖。

“熬资历”到“拼能力”

“以前都是我们面试年轻人,现在跟90后同台PK,还有点小紧张呢?这放在过去真的是很难想象。”一位参与竞聘公司中层干部的职工感慨道。这场覆盖全员的竞聘,打破了多年的“资历壁垒”。据公司竞聘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,已有244人次站上竞聘台,最年轻的副部长仅34岁,322个职工岗位将通过竞聘重新优化配置。

在公司一号会议室,“能者上”不再是口号。墙上的竞聘流程表写得明白:公开报名、资格审查、演讲答辩、测评,每一步都晒在阳光下。门卫老余35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老职工,最近总盯着公告栏里的“全体起立、全员竞聘”标语看:“第一次觉得改革离自己如此之近。”

车轮上的“民生温情”

“以前每天开车上下班,一个月油钱加保养得1100元多。”家住沾益区大为小区的职工尹师算过一笔账,公司开通通勤车后,一年能省近万元。

12辆通勤车,是公司“为民办实事”的缩影。办公室定期收集乘车反馈,动态调整路线,哪里职工住得集中就往哪开。清晨的车厢里,有人补觉,有人聊工作,还有人对着手机背题——下一轮竞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。

车厢后排,小符正跟同事说副操室的新变化:新增的储物柜、鞋架让工具不再乱堆,翻新的墙面和升级的照明,让车间里的活儿干着都舒心。“不光通勤车,连浴室都换了新热水器,以前冬天洗澡得抢时间,现在随时有热水。”这些变化,让职工们觉得“改革不是冷冰冰的制度,是真能摸到的暖”。

“吃饱”到“吃好”的幸福账单

职工食堂的改造工地,施工队正给新厨具通电。“以后后厨是‘明厨亮灶’,菜价不变,花样还能多些。”后勤负责人拿着设计图介绍,新食堂不仅换了餐桌椅,还加了保温台,冬天也能让职工吃上热乎饭。这不是简单的“硬件升级”。过去职工总说食堂菜色单一,公司调研后,不仅更新了厨具,还请了营养师搭配菜单。“以前中午对付一口,马上我们也能吃到热乎的家乡菜了。”老职工张师傅说,大家都对职工食堂充满期待,憧憬着食堂里升腾的烟火气,能让“单位”更像“家”。篮球馆的翻新也在加快进度,傍晚常有年轻人提前去看场地;职工书屋添了新书架,下班后总有不少人来“充电”。这些变化,都记在公司的“幸福账单”上:从解决“急难愁盼”的“两堂一舍”改造,到丰富业余生活的场馆焕新,民生工程正从“问题清单”变成“满意清单”。

双向奔赴,改革里的温度

夜幕降临时,最后一班通勤车驶离厂区。车窗外,公司LED屏滚动播放着企业宣传片,画面里职工们的笑脸格外真切。

这场改革,是企业与职工的双向奔赴。公司用竞聘机制打开上升通道,职工们就用更足的干劲回应;企业把通勤车、食堂这些“小事”放在心上,职工们就把企业的发展扛在肩上。“以前觉得改革是领导的事,现在才明白,自己也是局内人。”刚竞聘上公司中层副职的80后熊主任说道。

“铁饭碗”到“活舞台”,从“熬资历”到“拼能力”,曲煤焦化的改革故事,藏着老牌国企的破茧之路。当制度创新激活人才动能,当民生温度浸润职工心田,这家老企业正在新时代国企改革的浪潮里,书写着新的民生答卷。

 

报送单位:曲煤焦化、集团党委工作与人力资源部

 

版权所有: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最新版本。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。
XML 地图